摘要:重点在未到达的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推进电采暖,运用电热膜、相变固体蓄热电锅炉等7种技术,实施电采暖面积108万平方米,年均增长率达到40%以上。 ...
摘要: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大气污染治理也成为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大唐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陈进行向记者作了精辟点评:相比之前的规划,水电由积极有序变成积极,排在第一位。统筹协调地方对接有助于推进规划落地以问题为导向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在落地过程中必然面临各种阻力
同时,国家的总体规划与地方规划的对接问题也不可回避,并在此次全国两会中被多次提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表示,《十三五规划》是一个难度非常大、水平也非常高的规划。如此看来,国家的总体规划与地方规划的对接是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协调的大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有必要将水电外送规模纳入送受端省(区、市)电力发展规划和电力电量平衡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确保水电的可靠消纳。截至2016年底,四川水电装机突破7000万千瓦,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是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这些新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新规划把能源多元化利用作为鼓励项目排在了第三位。电动汽车充电普及 民众生活方便无忧与船舶相比,汽车、民航与普通民众的关系更紧密。
由浙江电力承担的纯电动汽车动力智慧服务网络建设被纳入浙江20个智慧城市示范试点项目。2016年6月,完成了公司十三五电能替代规划,建立和完善推进电能替代的长效机制。年产值上百亿元的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开年上班第一天就来给我们服务,这岸电用起来省心又省事。
2月3日大年初七,宁波供电公司的检修人员来到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码头,检查这里的高压岸电设备。浙江电力持续开展替代潜力和市场的挖掘和跟踪。
此前,宁波舟山港已建成60个低压常频接岸电点,覆盖了所辖全部集装箱码头和散货码头,平均年接电船舶超2000艘次,接电点数量、覆盖面和平均年接电船舶艘次均位列全国港口首位。从2月2日开始,农民工陆续返城,工厂又开始忙活起来。现在完全没有明火,真是现代化。近年来,浙江电力依托政府构建大客户项目库,为符合电能替代设备应用条件的客户量身定制《优化用电建议书》,有效调动了大客户采用电能设备的积极性。
浙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出台了《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行动计划》及多项鼓励清洁能源发展的举措。同时,还将强化需求侧管理,挖掘工业领域节能潜力,积极开展节能服务,以实际行动落实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行动计划各项要求,助推浙江2017年能源清洁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6年12月23日,浙电节能公司技术部主任林朝华来到临海灵江中学回访时,学校副校长对食堂电气化改造效果很是满意。宁波舟山港是年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海陆交通枢纽,年靠港船舶约3万艘,如果在泊期间全部靠自身燃油发电,每年将产生二氧化硫1650吨、氮氧化物2205吨、细微颗粒物200多吨。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牢牢握住电能替代这个改善环境的重要抓手,积极配合政府推进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未来的五年,该公司将实施257个替代重点项目,预计十三五期间将完成电能替代电量250亿千瓦时。
在推进校园电能替代工作中,浙江电力与政府部门联动配合,推出减免电气设计安装费用,增容配变、厨房设备租赁等一系列优惠措施,项目仅在临海就涵盖60所学校,惠及5.2万在校生。电力公司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主要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
2016年5月22日,装载着1.3万标准箱的中远丹麦轮平稳接入港口电网,实现了靠港船舶从烧油到吃电的转变,也标志着浙江首个高压变频船舶岸电项目投运。现在用电锅炉,省掉一个锅炉工,总费用也下降了。岸电遍及海港内河 斩断排放的黑尾巴低碳环保、宜居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目标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原来的食堂跟工厂似的,一到做饭就冒黑烟。2016年,该公司累计推动全省实施电能替代项目1846个,实现替代电量52.5亿千瓦时。浙江电力大力推广电能替代,构建绿色能源消费模式,在机场、港口、工业制造等20多类重点领域推广电能替代,着力从根本上调整浙江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学校负责人告诉笔者:以前燃煤锅炉不仅污染学校环境,周边居民还投诉我们。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面,浙江省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电动汽车快充服务网络建设工作被列入浙江省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省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各主要城市也在不断加快布点步伐。2016年,浙江各地电动汽车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加速推进。
2016年浙江省经信委结合对20个重点行业用户的排查确定了交通、中小学校、港口岸点作为电能替代潜力挖掘的重点方向。近几年,浙江电力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6年底,累计建成投运快充站404座,充电桩2752个,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34.3万次,充电电量557.62万千瓦时。
随着G20峰会等国际盛事的召开,杭州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如诗如画的景致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知。诸暨、海宁等地供电部门2月3日一早就来到用电量较大的纺织、皮革等工厂检修电锅炉的性能,保障工厂顺利开工。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临海灵江中学的食堂原来采用一台0.5t/h燃煤锅炉,浙电节能公司根据学校实际用能现状,提出采用蒸汽发生器进行改造。
宁波舟山港集团工程信息部副总经理王金波说海量历史/准实时数据管理平台,简称海量平台,是存储、集中、整合电网生产运行过程中各业务应用生成的历史/准实时数据、共享和分析的场所,为智能电网和SG-ERP各业务应用,特别是跨专业、跨部门综合业务应用提供信息共享功能。
下一步,国网青海电力将充分利用海量数据,全面推进PMS2.0配网运维管控二期系统在线路跳闸率、重过载率、供电可靠性、电压合格率等核心生产绩效指标的计算和深化应用线路跳闸、停运、重过载、电压越限等异常运行事件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该公司坚强智能电网精细化管理和决策分析提供支撑。经过近3个月的奋战,高质量完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调度系统运行数据接入、数据治理、接口优化等工作,并定期对用电信息采集和调度数据开展治理和优化工作,确保推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目前,海量平台已接入调度D5000系统测点量36.5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测点量987.4万,并成功推送至PMS2.0配网运维管控二期系统。2月16日,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传来消息,该公司实现基于海量平台的调度、用电信息采集和PMS2.0三大系统的全量数据100%对接,为实现配网管控系统各项功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2016年底,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试点工作部署,国网青海电力启动PMS2.0配网运维管控二期系统试点建设,为实现与该公司各系统数据共享,支持配网大数据分析,全面提升配电网精益化管理,该公司全面实施海量平台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调度系统对接国网江苏电力积极推动一江一河(长江、京杭大运河)国内岸电区域联动,以苏州吴中水上服务区为示范点,以京杭运河服务区为重点,在国内率先实现全省联网刷卡消费。苏南运河吴中水上服务区是苏南运河上最繁忙的水上服务区之一,全天可停靠服务船舶30艘。据介绍,国网江苏电力已在8个服务区建设一体化岸电桩58个,全部接入港口岸电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全省联网刷卡消费,并将逐步推广至沿江、沿海港口。
江苏地处长三角地区,拥有海岸线954千米,长江横穿东西425千米,内河航道2.43万千米,大小湖泊290多个。据统计,项目投运以来,每年靠泊吴中水上服务区船只的岸电用电量约为11.74万千瓦时,减少柴油燃料消耗6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2吨。
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市场处人员介绍。目前,江苏省沿内河航道服务区18个,涉及盐城、苏州、无锡、扬州、淮安、徐州、宿迁等7市。
在此基础上,国网江苏电力进一步推动岸电实用化,构建港口岸电运营管理体系,提高岸电使用效率,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船民。2016年5月,国网江苏电力在该服务区安装了12套低压小容量一体化岸电桩,配套建设了运营管理系统。